• 亚星管理平台





  • 除草剂药害:70%因施用技术不过关

          随着人工成本的提高和土地流转进程的加快 ,当前除草剂的施用已经非常普遍,随之而来的是除草剂药害频发。据统计 ,全国近50%的作物田都产生不同程度的药害,并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,已经严重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效益和种植结构的调整,成为农业生产和除草剂应用过程中的顽疾 。 
      具体表现为 :传统的长残效除草剂如氯嘧磺隆、油磺隆,由于用量逐年减少,对后茬敏感作物的药害有下降的趋势;新的长残留除草剂 ,如氟磺胺草醚、甲基磺草酮、唑嘧磺草胺 、二氯喹啉酸等 ,对后茬作物造成的药害有逐年上升的趋势;由于个别地区大豆常年连作,常用药剂连年施用及多种药剂混配造成复合型残留药害 ;除草剂用量普遍过高,使作物药害的发生逐年加重 ;某些除草剂自身安全性差形成的药害也相当严重。 
      除草剂药害是怎样发生的 ? 
      归纳起来,发生除草剂药害大体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:一是除草剂本身的性质,比如安全性差,含有杂质或者剂型不合格 ,配方不合理 ,含量过高 、添加非法隐性成分等。 
      二是环境条件的影响。低温多雨 、大风天气或施药时期不对均容易造成药害 ,如多雨天气 ,大豆、玉米田低洼地块出现淋溶药害 。 
      三是施用技术。长残效除草剂如咪唑乙烟酸、氯嘧磺隆在低残留浓度下对敏感后作物产生药害;除草剂过量施用、误用 、混用及助剂选择不当产生药害 ;施药时期不正确、施药方法有误、施药器械性能差 、喷雾技术落后 、喷雾器清洗不彻底、田间整地质量较差造成药害 。 
      四是作物因素。作物种类对除草剂的耐性差异(如水稻不同品种对莎稗磷的耐药程度不同) 、作物不同生育阶段的敏感性差异、作物幼苗质量及长势差异等 。 
      五是对田块的用药历史不了解。随着大面积的土地流转 ,土地承包经营者由于对承包土地的用药历史不了解 ,常常由于上茬施用过长残效除草剂而造成残留药害 。 
      根据调查 ,除草剂因施药技术造成的药害占到70%以上。 
      除草剂药害分哪几种类型? 
      一是当季药害。如大豆田施用氟磺胺草醚、乙草胺、嗪草酮出现的除草剂药害 ;玉米田苗后施用烟嘧磺隆、2,4-D丁酯出现的药害(主要表现为玉米畸形,心叶呈鞭状 ,雄穗无法正常抽出,严重影响产量);水稻苗床施用丁·扑合剂造成的不同程度药害;黑小豆、芸豆等杂豆地块盲目施用未经登记的除草剂;将含有广灭灵的除草剂用于花生 、绿豆田等造成的药害 ;小麦3叶期以前或拔节期以后施用24-D丁酯等造成药害。 
      二是残留药害 。主要表现在大豆田施用氯嘧磺隆 、氟磺胺草醚、咪唑乙烟酸、异恶草松等除草剂,导致后茬敏感作物如玉米 、瓜类 、马铃薯 、水稻、甜菜等出现药害。另外,春季低温高湿,移栽后的洋葱、甜瓜 、西瓜等作物常大面积出现残留药害。 
      三是漂移药害 。药液雾滴挥发并随风飘移 ,致使邻近的敏感作物受害,如施用24-D丁酯、异恶草酮对邻近阔叶作物及树木造成的药害。 
      一般来说 ,传导型除草剂药害症状出现晚,往往整株受害,严重者导致绝产,难以恢复;触杀型除草剂药害症状出现较快且急,往往作物局部出现症状,若生长点未受害,可以缓解。 
      防范除草剂药害正确施用是关键 
      在施用除草剂前应细致地阅读标签,明确该除草剂的适用作物、适宜的施药时期及方法、防除对象、安全用药量及用药注意事项,避免用错药或超范围用药,避免在安全用药期外施药和超量用药。尤其在施用新的除草剂时 ,更要慎重 ,先小面积试验示范,再大面积应用 。 
      不同的除草剂针对的作物不同,如丁草胺和乙草胺、苄嘧磺隆和氯嘧磺隆,虽然都只差一字,却一个在水田施用 、一个在旱田施用 。即使同种作物,在不同的生长时期或不同的下茬(季)作物,施用的除草剂也不相同。如选择苗后除草剂时,一些玉米品种对烟嘧磺隆较为敏感,易发生药害 ,如郑单958、豫玉22等品种。有的产品注 
      明禁止在玉米自交系、甜玉米、糯玉米等品种上施用,选择时应加以注意。 
      除草剂药液要混配均匀、喷洒均匀 ,施药之前,尤其是除草剂混用之前一定要将除草剂充分溶解,采用二次稀释的方法将除草剂搅拌均匀。田间喷洒时一定要做到匀速行走,喷洒均匀。施用安全先进的除草剂喷药器械,添加喷雾助剂。施用除草剂后 ,应彻底清洗喷雾器。 
      有些除草剂残效期长 ,会导致下茬(季)敏感作物的小苗不长、烂根或死苗。因此 ,在选用除草剂时,一定要考虑下茬(季)要种的是什么作物 ,如下季种甜菜  、马铃薯 、瓜类 、高粱、水稻 、棉花、蔬菜等就不能选用阿特拉津、氯嘧磺隆、氯磺隆等作上季作物的除草剂; 
      下茬种大豆、小麦时,上茬作物选用阿特拉津时要减半量施用。不同作物对不同除草剂的敏感程度不同,在选用除草剂时一定要注意对下茬和下季作物的影响问题 。 
      大豆田喷施乙草胺 ,苗前施药对大豆安全,但施药后遇到低温、多雨情况 ,特别是田间地势低洼易积水的地块,乙草胺极易造成大豆药害 。所以大豆田喷施乙草胺,需考虑环境天气因素 。玉米田喷施阿特拉津,一般不会产生药害,但在药量过大时会对玉米造成轻微伤害,因此要严格控制用量。 
      田间地块要精耕细作,土地平整,没有坑洼现象,另外,土地缝隙过大会造成药液淋溶到作物根部,产生淋溶药害。 




  • 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