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亚星管理平台





  • 农业部调查多菌灵:或将禁限用 ! ?

      近日,农业部官网发出通知,将启动多菌灵安全预警,减少多菌灵在我国的使用 。并且,将组织开展多菌灵使用情况调查,适时提出禁限用等监管措施 ,从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。

     关于修订多菌灵相关标准 
      多菌灵在我国及欧盟等多个国家(地区)均允许使用。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(CAC)制定了多菌灵在黄瓜 、橙等作物中的46项限量,限量从0.05 mg/kg到20 mg/kg(干辣椒),其中柑橘为1 mg/kg 。我国《食品中最大残留限量》(GB 2763—2014)规定了多菌灵在 、樱桃和柑橘等食用农产品中51项残留限量 ,限量从0.02 mg/kg到20 mg/kg(干辣椒) ,其中45项与国际标准一致。柑橘类水果中多菌灵的限量我国为5 mg/kg  ,与欧盟、巴西 、韩国对柑橘类产品要求一致。但因怀疑其有“健康”风险 ,2007年美国撤销该药在食用农产品上登记,2009年将相关食用农产品限量标准调整为0.01 mg/kg ,即检测方法的检出限。下一步 ,我们将跟踪国际上多菌灵登记使用情况及残留限量标准变化动态,加强残留限量标准研究 、转化、修订,组织开展多菌灵使用情况调查 、安全风险监测和再评估工作,适时提出禁限用等监管措施,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。 
      关于减少多菌灵在我国的使用 
      多菌灵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由美国杜邦公司开发研制的一种内吸性杀菌剂,毒性为低毒,可有效防治由真菌(如半知菌、多子囊菌)引起的多种作物病害 ,具有高效、广谱 、持效期长等特点 。目前产品剂型多为25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、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、8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、40%多菌灵可湿性超微粉剂,在我国多用于防治麦类赤霉病、水稻纹枯病、稻瘟病、小粒菌核病及多种果树、蔬菜病害(如白粉病 、炭疽病、黑星病等)  。由于其杀菌谱广、使用成本低,广受农民欢迎。但我国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大多文化程度不高,对科学用药常识和病虫害防控技术掌握不够,盲目用药 、超范围、超剂量用药现象在一些地方或作物上比较普遍 ,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构成风险 。针对这一问题,我部自2015年开始在全国组织开展“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” ,通过集成推广农药减量控害技术模式、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 、加快推广优质高效农药和现代施药机械,以减少多菌灵等化学农药使用量 。同时,开展“百县万户”农民科学用药培训活动,在10个省100个县(市 、区) ,重点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、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的业务骨干,提高农民科学用药水平 。下一步 ,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,加快推动高效 、低毒、低成本杀菌剂研发推广 ,加快多菌灵替代步伐。 
      关于启动多菌灵安全预警 
      因经济水平、作物结构和气候条件存在差异 ,各国允许使用的农药品种、使用剂量不尽相同 。我部正在组织多菌灵使用风险监测,进一步开展安全性评估,对多菌灵的使用和管理提出针对性的措施。下一步 ,将会同相关部门及时按照《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的协议》有关程序,向世界贸易组织(WTO)其他成员,通报拟实施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,并及时向国内相关出口企业通报进口国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最新动态,减少因不知情引起的贸易损失。同时,组织科研单位和有关农药生产企业成立农药科技创新联盟,进行联合攻关 ,加快研制 、筛选多菌灵替代产品,早日攻克多菌灵使用的技术瓶颈,彻底解决多菌灵残留危害问题。





  • 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