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亚星管理平台





  • 2016年全球登记或上市的49个农药品种

      2016年全球新登记、上市或正在申请登记的品种共49个 。其中杀菌剂12个,杀虫、杀螨、杀线虫剂7个,除草剂、植物生长调节剂11个,生物农药及其他19个 ,另外也简单介绍了品种的活性、结构及登记情况。

      1  杀菌剂

      1.1  唑嘧菌胺(ametoctradin)

      巴斯夫公司开发的三唑并嘧啶类杀菌剂,用于防治葡萄、果树和特种作物的卵菌纲病害。2010年以来相继在罗马尼亚、英国 、荷兰 、澳大利亚、加拿大、意大利 、美国和印度等50多个国家获准登记,用于果树、蔬菜 、啤酒花、葡萄、马铃薯和观赏植物。2014年在我国获得98%原药与烯酰吗啉混剂的正式登记,防治番茄 、马铃薯晚疫病 ,用药量315~472.5 g/hm2,辣椒疫病472.5~630 g/hm2 ,黄瓜霜霉病283.8~425.7 g/hm2 ,葡萄霜霉病262.5~525 mg/kg。2016年以商品名Enervin Dou在西班牙混配烯酰吗啉上市用于蔬菜。2015年全球销售额2千万美元 。

      1.2  联苯吡菌胺(bixafen)

      拜耳公司研发的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(SDHI),广谱杀菌剂,主要用于叶斑病和叶锈病的防治,并有望成为杀菌剂抗性治理的重要品种。该品种于2011年上市 ,公司期望其潜在销售额超过4.3亿美元 。2016年以商品名Aviator Xpro在澳大利亚获得批准(混配丙硫菌唑)用于芥花。2015年全球销售额1.95亿美元。

      1.3  氟嘧菌酯(fluoxastrobin)

      拜耳公司开发的strobilurin类内吸性杀菌剂。对咖啡锈病、马铃薯早疫病和蔬菜叶斑病具有优异防效,对小麦叶部病害,尤其对小麦叶枯病效果甚佳。2004年以来先后在英国 、荷兰 、法国、墨西哥、欧盟 、意大利 、阿根廷 、美国、加拿大 、赞比亚和莫桑比克上市。2016年在中国获得94%原药和百菌清混剂的正式登记 ,防治番茄晚疫病、黄瓜霜霉病,用药量990~1,287 g/hm2 。2015年全球销售额2亿美元 。

      1.4  氟噻唑吡乙酮(oxathiapiprolin)

      杜邦公司开发的首个哌啶基噻唑异恶唑啉类杀菌剂 ,对马铃薯、葡萄 、蔬菜和其他特色农作物病害具有卓越防效 。2014年以商品名Zorvec Enicade 和 Zorvec Epicaltrin在美国上市。2016年在中国获得了95%原药和10%可分散油悬浮剂(商标“增威赢绿TM”)的正式登记 ,防治番茄晚疫病、马铃薯晚疫病 、辣椒疫病、黄瓜霜霉病,用药量19.5~30 g/hm2,葡萄霜霉病33.34~50 mg/kg 。2016年以商品名Zorvec Enicade在澳大利亚获得批准,用于甘蓝、叶用或根用蔬菜、葫芦科植物 、罂粟科植物 。2015年全球销售额为5百万美元。

      1.5  异丙噻菌胺(isofetamid,试验代号IKF-5411)

      日本石原产业公司研发的第3代SDHI杀菌剂 ,能有效地控制子囊菌纲和半知菌纲真菌,具有预防和治疗性。2014年以来相继在加拿大 、美国获登记上市,用于防治葡萄、莴苣、油 、矮生浆果、高尔夫球场及草皮农场上草坪草的多种灰霉病和菌核病害。2016年在加拿大获得批准用于葡萄树、莴苣、菜籽、莓类和草坪。2015年全球销售额为1百万美元 。

      1.6  Pyriofenone

      日本石原公司开发,对白粉病有特效 ,2014年获欧盟批准 ,用药量50~100 g/hm2。2016年分别以商品名Kusabi 300、Pyriofenone 300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获得批准 ,用于防治或抑制葫芦科蔬菜和某些浆果作物上的白粉病。2015年全球销售额为3百万美元。

      1.7  丁香菌酯(coumoxystrobin)

      沈阳化工研究院研制,吉林省八达农药有限公司开发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,是一种保护性杀菌剂,同时兼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。其性能优异、多效合一、增产显着。对“毁灭性”病害如苹果树腐烂病 、水稻稻瘟病和小麦赤霉病等,以及重要病害水稻纹枯病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,而且兼具其他药剂不具备的杀虫 、抗病毒活性 ,并能促进作物生长,增产增收效果显着 。据统计,该新品种应用面积已超过300万亩 ,为农业增收超过40亿元。2016年吉林省八达农药有限公司获得农业部原药和制剂的正式登记,原药含量96%;悬浮剂含量20%,涂抹施用于苹果树腐烂病 ,用药量1,000~1,538.5 mg/kg。

      1.8  多氧霉素D锌盐(polyoxin D zinc salt)

      美国Certis公司与日本Kaken药物公司联合开发的新颖广谱杀菌剂,它对叶枯病 ,早疫病,灰霉病,白粉病等多种病害效果都很好。2012年在美国市场推出,TAVANO 5% SC杀菌剂用于葡萄和小型水果包括草莓,OSO 5% SC杀菌剂用于柑橘、葫芦、水果和叶类蔬菜 、马铃薯及其他多种作物。2016年以商品名Esteen在新西兰获得批准用于防治苹果和葡萄真菌病害,可在土壤中施用 、也可以较低量喷施或大剂量田施 。

      1.9  吲唑磺菌胺(amisulbrom)

      日本日产化学研发的一种三唑磺酰胺类杀菌剂 ,对由卵菌纲引起的植物疫病和霜霉病具有较高的活性。2007年在英国登记了吲唑磺菌胺和代森锰锌的复配制剂Shinkon,用于防治马铃薯晚疫病。2008年,分别以商品名Leimay 、Myungjak在日本和韩国登记。2014年,获得欧盟登记批准。2016年分别以商品名Amicus、“双美清”在澳大利亚和中国取得登记,用于水稻、烟草、黄瓜、马铃薯、葡萄 、甘蓝。2015年全球销售额为1,500万美元。

      1.10  胺苯吡菌酮(fenpyrazamine,试验代号S-2188)

      日本住友化学研发的吡唑啉酮类杀菌剂,对葡萄孢属病菌 、菌核病和链核盘菌属病有高效防治作用。2012年以商品名Botrycide在韩国上市,用于水果、蔬菜,随后取得欧盟、美国以及新西兰批准用于葡萄、扁桃树 、生菜、某些果树和景观植物,防治葡萄灰霉病及其他真菌性病害。2016年以商品名Prolectus在澳大利亚获得批准用于葡萄。2015年全球销售额为4百万美元 。

      1.11  Mandestrobin

      日本住友化学研发的strobilurin类杀菌剂,用于预防或在病害发生早期应用效果最佳,可防治油菜和其他油料作物  、、葡萄、豆类蔬菜 、草莓和其他矮生浆果及草坪的多种真菌病害。2015年在欧盟登记用于油菜。2016年在加拿大、美国以及澳大利亚获批用于油菜、葡萄、莓类 、核果、草坪。

      1.12  苯并烯氟菌唑(benzovindiflupyr)

      先正达公司开发的SDHI杀菌剂,与现有杀菌剂无交互抗性,对亚洲锈病具有杰出防效 ,持效期长。2014年在巴西获准登记Elatus(+嘧菌酯)用于防治亚洲大豆锈病。2016年在欧盟、法国、和新西兰以商品名Elatus Plus获得批准用于谷物。2015年全球销售额为2.3亿美元。

      

      2  杀虫剂

      2.1  氰氟虫腙(metaflumizone,试验代号BAS320I)

      巴斯夫公司和日本农药公司联合开发的一种全新的化合物,可以有效防治各类鳞翅目害虫及某些鞘翅目的幼虫、成虫,还可以用于防治蚂蚁、白蚁 、蝇类、蝉螂等害虫。在国内主要登记了96%原药、22%悬浮剂以及与毒死蜱、啶虫脒、茚虫威的混剂 ,可用于防除甜菜夜蛾 、小菜蛾、稻纵卷叶螟 。2016年以商品名Siesta Granular Ant Bait(0.63 g/kg氰氟虫腙)在澳大利亚获得批准用于防治花园、高尔夫球场 、工业区、草地 、公园 、运动场和其他非农场所中的各种蚁类害虫,如沿海棕色蚂蚁、黑蚂蚁和红火蚁等 。2015年全球销售额8千万美元。

      2.2  氟吡呋喃酮(flupyradifurone)

      拜耳公司开发的对蜜蜂安全的新烟碱类杀虫剂,可用于多种作物,有效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 。2014年以来相继在洪都拉斯、危地马拉、多米尼加 、哥斯达黎加 、美国 、墨西哥、尼加拉瓜以及加拿大上市,商品名SivantoPrime 、Sivanto200 SL  、BYI02960 480 FS,用于防治番茄、辣椒、马铃薯、黄瓜、西瓜和柑橘等作物上的刺吸式口器害虫。2016年96%原药和17%可溶液剂在中国的临时登记已进入公示阶段并获准田试,防治柑橘树上的木虱。2016年在澳大利亚获批用于蔬菜、果树、咖啡 、可可、 、大豆(处理)以及其他大田作物 。2015年全球销售额2百万美元。

      2.3  氟啶虫胺腈(sulfoxaflor)

      陶氏益农研发的新烟碱杀虫剂,能有效防治对烟碱类 、菊酯类 ,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产生抗性的吸汁类害虫  ,对非靶标节肢动物毒性低。2012年以来相继在美国 、韩国、巴拿马、越南、印度尼西亚、危地马拉、加拿大 、中国取得登记,国内登记95.9%原药、22%悬浮剂 、50%水分分散粒剂 ,用于防治水稻飞虱(49.5~66 g/hm2),棉花盲蝽蟓(52.5~75 g/hm2) ,烟粉虱(75~97.5 g/hm2) 。2016年以商品名Closer在肯尼亚上市用于花卉 。2015年全球销售额8千万美元。

      2.4  溴氰虫酰胺(cyantraniliprole,商品名Cyazypyr)

      杜邦公司开发的第2代鱼尼丁受体抑制剂类杀虫剂,更高效 ,适用作物更广泛 。2014年在国内获得94%原药、19%悬浮剂、10%可分散油悬浮剂的正式登记 ,用于大葱 、番茄 、黄瓜、辣椒,防治蓟马 、美洲斑潜蝇、甜菜夜蛾、瓜绢螟等。另也有溴酰·噻虫嗪混剂用于玉米拌种防治蓟马 ,用药量为120~180 g/100 kg种子,蛴螬120~180 g/100 kg种子。2016年在欧盟以及巴西(商品名Verimark)获批用于蔬菜水果 。2015年全球销售额4,500万美元。

      2.5  噻唑膦(fosthiazate,试验代号IKI1145n)

      日本石原产业公司开发的有机磷类杀线虫剂,作用方式为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合成,可用于防治各类根结线虫、蚜虫等。在中国已取得了在黄瓜、番茄 、西瓜上的登记 ,也获得了与阿维菌素以及几丁聚糖的混剂临时登记,用于防治黄瓜根结线虫。2016年在澳大利亚获得批准。2015年全球销售额6,500万美元。

      2.6  唑螨酯(fenpyroximate)

      日本农药公司开发的杀虫/杀螨剂 。国内登记了与炔螨特、阿维菌素以及三唑锡的混剂防治苹果树、柑橘树红蜘蛛和二斑叶螨。2016年在加拿大取得原药及5%悬浮剂登记,商品名Fenpyroximate 5 SC,用于防治红蜘蛛、白蜘蛛以及仙客来螨虫 ,并且抑制粉虱在室内观赏植物和温室蔬菜作物的危害。2015年全球销售额3千万美元 。

      2.7  Momfluorothrin(试验代号S-1563)

      日本住友化学开发的新型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,对昆虫和蜘蛛具有触杀作用 ,于2015年在美国和加拿大相继获准登记 ,用于住宅区和商业区室内 、户外卫生害虫防治 。2016年在澳大利亚获批用于防治油菜和其他油料作物 、玉米、葡萄 、豆类蔬菜等。2015年全球销售额3百万美元。

      

     

      3  除草剂/植物生长调节剂

      3.1  苯吡唑草酮(topramezone)

      巴斯夫公司研发的三酮类除草剂。活性高,用量极低,苗后使用适期宽,使用灵活,杀草谱广,能防除一年生暖季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,特别是能有效防除硝磺草酮防效不佳的狗尾草、马唐、牛筋草。对玉米安全性好 ,2011年以商品名“苞卫”在中国登记上市。国内登记了97%原药和30%悬浮剂,茎叶喷雾用于玉米田一年生杂草 ,用药量25.2~30.2 g/hm2。2016年在澳大利亚获批。2015年全球销售额8千万美元 。

      3.2  茚嗪氟草胺(indaziflam)

      拜耳公司研发的三嗪类除草剂。可用于众多作物防除多种阔叶和禾本科杂草 ,杀草谱广 。2011年来相继以商品名Specticle 、Alion、SpecticleG(0.02%茚嗪氟草胺颗粒剂)在美国上市,用于草坪以及食用作物,如水果、坚果和葡萄等 。2016年在巴西和澳大利亚以商品名Specticle获批用于咖啡、柑橘、桉树、甘蔗和草坪。2015年全球销售额3,500万美元。

      3.3  噻酮磺隆(thiencarbazone-methyl)

      拜耳公司研发的三唑啉酮类除草剂。2008年以来相继在罗马尼亚、罗马 、美国、阿根廷和欧盟取得登记,用于防除玉米田阔叶杂草 ,在苗期前和苗期后均可使用,除了可进行早期防控,还可以和其他的苗期后除草剂比如草甘膦和草铵膦混合使用,去除抗性杂草。2016年在中国获得登记(混配异恶唑草酮)商品名“爱玉优”用于玉米田除草剂 ,茎叶喷雾用药量118.1~141.8 g/hm2。2015年全球销售额1.5亿美元。

      3.4  氯氟吡啶酯(florpyrauxifen-benzyl,试验代号xde-848和xr-848)

      陶氏益农开发的激素类除草剂,它可应用于直播稻 、移栽稻及其他作物田 。该产品具有广泛的杀草谱,可有效防除水稻田主要禾本科杂草、阔叶杂草及莎草科杂草。2016年在中国获临时登记,批准用于水稻田,茎叶喷雾用药量为15~30 g/hm2 。

      3.5  氟氯吡啶酯(halauxifen-methyl)

      陶氏益农开发的激素类除草剂,2014年获得中国、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批准用于芽后防除小麦和大麦中的阔叶杂草 。2016年在丹麦获得批准,在英国以商品名Pixxaro EC(混配fluroxypyr)推出,在新西兰以商品名GF-2687(混配双氟磺草胺florasulam)推出 ,在美国以GF-2685获得批准 ,以商品名Quelex(混配双氟磺草胺)推出用于小粒谷类。

      3.6  嗪草酸甲酯(fluthiacet-methyl)

      日本组合化学公司开发的玉米 、大豆田除草剂,为触杀性茎叶处理除草剂。为原卟啉原氧化酶类抑制剂 ,在敏感杂草叶面作用迅速 。已在中国和美国获得登记 ,2016年在新西兰以商品名Cadet获得批准用于玉米。

      3.7  双氢茉莉酮酸丙酯(prohydrojasmon)

      精细农用化学品公司开发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,2013年在美国登记用于改善红苹果果色 ,2016年在加拿大以商品名Blush获得批准用于苹果。

      3.8  环戊恶草酮(pentoxazone)

      日本相模中央化学研究所发现,后由日本科研制药株式会社开发的原卟琳原氧化酶抑制剂。可防除一年生杂草稗草和许多阔叶杂草 。该产品可用于水稻移栽田 ,对水稻极安全 ,并且持效久 。可于水稻苗前苗后使用。1997年以商品名Wechser在日本获准登记,用于水稻 ,也获准与苄草隆以及磺酰脲类除草剂复配使用。2016年在中国获得登记 。2015年全球销售额3千万美元。

      3.9  双环磺草酮(benzobicyclon)

      日本SDS生物技术公司研发 ,用于防除水稻田一年生和多年生杂草。2001年以商品名Show-Ace在日本上市,也开发了与环戊恶草酮 、丙草胺、吡草酮+四唑酰草胺 、唑草胺+杀草隆+氯吡嘧磺隆 、苄嘧磺隆+恶嗪草酮混剂产品。2007年,以商品名NajimaTM在韩国取得登记用于水稻田。2016年在我国获得98%原药和25%悬浮剂登记,用于水稻一年生杂草,茎叶喷雾168~252 g/hm2。2015年全球销售额1千万美元。

      3.10  氟吡草酮(bicyclopyrone)

      先正达公司开发的HPPD抑制剂,可有效防止阔叶杂草及难除禾本科杂草黍草 。2015年加拿大和美国获批用于防治甜玉米和种子玉米田间的特定杂草 。2016年在澳大利亚申请登记。2015年全球销售额1,500万美元。

      3.11  唑啉草酯(pinoxaden)

      先正达研发的ACC酶抑制剂 ,具有内吸传导性。主要用于大麦田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。2006年相继在加拿大、美国 、英国、澳大利亚 、法国、意大利以及中国上市 ,其中包括与炔草酯、双氟磺草胺以及氯氟吡氧乙酸的混剂产品 ,登记用于防除谷物上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 。2016年获得欧盟委员会批准登记用于谷物。2015年全球销售额4亿美元。

      





  • XML地图